您是否知晓,我国已正式推行重力式输液器的新版国家规范?这一政策的实施,预计将在产品领域引起一系列变革。其中,“入小壶”这一传统的给药方式,也将逐渐淡出历史。以下是对新国标实施后所产生各项变化的详尽阐述。
标准更新情况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重力输液式》这一国家标准在2018年经历了更新,GB8368-2018版本替换了之前的GB8368-2005版本。自2021年4月1日起,这一修订后的标准正式开始实施。新修订的规范在多个维度对医疗设备的安性与效度进行了改良,涵盖生物、化学、物理特性的增强,实验技术的优化,以及产品外观设计的升级。
穿刺器的改变
自新国标实施以来,不符合尺寸标准的钢针穿刺器将被迫退出市场。这一政策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能够降低临床操作中发生针刺伤害的风险,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有效遏制某些药物对金属材料的腐蚀。同时,统一穿刺器的穿刺区域尺寸,有利于规范药品包装材料的设计,进而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
注射件的调整
滴斗一般装有橡胶注入部件,这些部件位于滴斗顶部,且便于拆卸,这可能导致异物进入。考虑到产品安全,新国标强制规定应淘汰该位置的注入部件,并明确指出(若有)注入部件应安装在圆锥形接头附近。这一措施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安全性,还促进了药物的快速注入,对患者的及时救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外圆锥接头变化
新国标要求,输液器需配备锁定式鲁尔接头。此类接头显著增强了输液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因接头松动等因素导致的输液事故风险,进而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包装的革新
当前市场上,输液器单只包装主要被划分为透气窗型和透气面型两大类。在灭菌环节中,透气窗型包装由于环氧乙烷气体不易排出,可能带来致癌隐患。相对而言,透气面型包装具有更广阔的透气区域,有利于环氧乙烷气体的快速置换,显著减少残留量,进而增强产品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透气型包装在外观设计上更具吸引力,故而根据新的国家标准,强制要求必须使用此类包装形式。
综合影响与意义
新国标着眼于增强产品的安全与功能,其核心目标在于保障医护工作者和患者双方的合法权益。该标准对穿刺器、注射组件、外圆锥接头以及包装等关键部件的外观质量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这一举措为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临床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