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豫在脱口秀节目中提出“捍卫复杂性”的口号,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当代社会认知折叠问题的关注。目前,互联网算法推荐功能引发了众多问题,认知的分裂和群体间的对立现象日益明显。
算法挑拨离间
目前,互联网算法在加剧人际矛盾方面已显现出严重问题。各种社会身份的人被精确地推送了具有特定倾向的内容,例如,丈夫可能会看到“男人生活不易,妻子难以理解”的言论,而妻子则可能看到“男性出轨是天性,女性掌管财务合情合理”的观点。这些信息使不同角色被动地接受了观念灌输,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价值观。这种算法推荐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导致认知上的分裂和群体间的对立。
吐槽社交与服从
在上述话题中,所谓的“敌人”往往扮演着“吐槽社交”与“情绪按摩”的角色。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会产生强烈的仇恨情绪,通常的处理方式是选择“离开”或是“忍耐”。那些善于抱怨的人往往展现出极高的服从度,他们通过情绪宣泄来维持现状,表面上看似在抱怨,实则是对现状的一种默许与接受。
电影与小说中的人物
电影《某某》中的李善德形象为一位坦率而略显木讷的“职场透明人”,他在职场规则面前的博弈被简化处理。在原著小说中,基于当时的社会结构,仅凭李善德的毅力和智慧难以成事,他必须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规则。由于电影时长有限,角色被赋予了“主角光环”,而小说中的李善德则展现出了更为丰富的人性特点和人物成长轨迹。
从工具人到人的改写
许多人对于电影中对李善德角色设定和结局的改编表示难以接受,然而这恰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年轻时,作者热衷于描绘侠客间的快意恩仇,而到了暮年,他才深刻领悟到人生在世,妥协与坚持同样重要。每个人都不是单一的标签所能概括,即使是善良的人也可能存在自私的一面,勇敢的人也可能会有胆怯的时刻,那些热爱规则的人也可能渴望挑战规则。
女性困境与算法问题
一些观点主张脱口秀女艺人应减少对女性困境的讨论,担忧这可能导致性别对立的加剧。然而,实际上,女艺人通过脱口秀谈论女性困境,实际上是在探讨“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然而,算法倾向于放大那些可能引发争议的片段,分别向支持者和反对者推送“共鸣”和“对立”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群体间的对立情绪。
保卫复杂性的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算法引发的认知局限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往往片面且单一。“捍卫信息的复杂性”显得尤为迫切,此举有助于防止认知的碎片化以及群体间的对立。互联网平台亟需对算法进行规范,确保用户能够获取到更加全面和客观的信息,进而营造一个和谐共融的社会氛围。
关于如何对互联网算法进行整治以防止认知分歧和群体冲突,您有何高见?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